十年来,天津海事局、河北海事局、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简称北海航保)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相关部署要求,勇当开路先锋,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全力以赴守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碧海蓝天的绿色画卷,不断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气象一新,向海图强的发展新篇章层出不穷。
高效协同 渤海安澜开满“同心花”
正月展春流,东方涌大潮。津冀沿海年进出港商船40万艘次,辖区日均来往商船超900艘次,是我国水上交通最繁忙的海域之一。
沿着京津高速公路一路向海,千帆竞渡,忙而不乱;桥吊挥舞,稳若泰山。十年来,津冀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津海事局、河北海事局、北海航保三方不断优化监管服务举措,推进京津冀海事航保船检一体化,将协同提升本质安全的本领转化为让船舶畅行、船员满意、企业放心的不竭动能。
十年来,共绘“同心圆”凝心聚力,京津冀海事航保部门将自身工作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考量。
2017年,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关于深化津冀海事监管一体化的意见》;2020年,天津海事局与北海航保签署《天津海事局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共同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重点举措备忘录》;2021年,河北海事局与北海航保签署推进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河北海事局与北京市地方海事局签订大运河水上交通安全共管协议;2024年,天津海事局、河北海事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合力打造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渤海湾样板区……合作更深,机制更全,共建共治之基越来越稳固。
十年来,共抓“大交管”见行见效,天津海事局、河北海事局、北海航保坚持科技兴安,深入推进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积极打造区域统一的海事综合监管指挥系统和智慧海事航保监管服务平台,推进渤海湾各海事局间加强信息互联共享和监管协同联动,陆海空天全要素“大交管”一体化动态监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要素赋能下,“商渔共治”“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四类重点船舶检验质量互查”等行动有力有效,水上安全基本盘持续巩固。
十年来,共建朋友圈越来越大。天津海事局、河北海事局、山东海事局联合打造“渤西海事协同共治示范区”,开展“海安2023”渤海海域巡航执法行动,推动综合治理、全链条治理;聚焦巡航救助一体化,津冀海上应急区域联动合作机制、津冀沿海巡航执法联动机制相继建立;天津海事局、河北海事局、山东海事局、辽宁海事局发布渤海及以东海域主要公共航路,联合开展黄渤海“净海行动”,资源互通、信息流通、执法联通、人才相通、党建融通不断深入,渤海及以东海域船舶航行秩序进一步规范;签署津冀海事机构一体化协同联动执法合作框架协议,构建环渤海内支线船舶安全监管新格局。
十年来,京津冀船检协同发展机制持续完善。天津海事局牵头三地船检机构,联合成立京津冀船检联合审图中心,联合开展船舶检验质量互查、开展业务培训交流;建立区域检验技术难题会商制度、船舶检验业务协商和委托制度,实现三地登记船舶检验受理互认;蹚出了一条京津冀船检协同发展的新路。
十年来,京津冀航海保障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作为北方海区航海保障“国家队”,北海航保持续建设立体、绿色、智能的“一流航标”,航标管理数量达到5688座,较十年前增长60%;建设全域、高维、实时的“一流测绘”,年均测量面积0.8万换算平方公里,较上一个十年周期增长近1倍;建设多元、融通、泛在的“一流通信”,年度公益通信达到42万次,增长210%。
其中,从开通英文518 NAVTEX安全信息播发业务,到高频DSC通信值守业务;从对社会发布北方海区冰情信息,到开通甚高频安全航行午夜温馨提示业务并及时播发恶劣天气提示信息;从开通海上卫星气象云图服务业务,到北斗安全信息播发的正式开通,成立首家海上广播“北海之声”,北海航保通信服务的及时性、社会性、广泛性明显提高,服务质量连续飞跃,为京津冀一体化架起船岸宽广通信桥。